【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是什么意思】“得之东隅,失之桑榆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。原意是:在东方得到了好处,却在西方失去了利益。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:虽然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或利益,但在另一方面却可能因此而失去了机会或利益。常用来形容得失并存、有得必有失的情况。
“得之东隅,失之桑榆”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,强调事物的两面性。它告诉我们,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获得利益,但同时也可能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。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,比如一个人为了事业成功而牺牲了家庭时间,或者为了短期收益而忽略了长远发展。
该成语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经历,也常用于分析政策、商业决策、人生选择等多方面的得与失关系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得之东隅,失之桑榆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 |
原意 | 在东方得到好处,却在西方失去利益 |
引申义 | 虽在某方面获得利益,但在另一方可能有所损失 |
使用场景 | 用于描述得失并存、有得必有失的情况 |
生活应用 | 适用于个人选择、商业决策、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 |
启示 | 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全面考虑,权衡利弊 |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应用场景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得与失,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