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穿井得一人朗读文言文】《穿井得一人》是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,讲述了一个人在挖井时意外发现了一具尸体,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误会和谣言。这个故事不仅具有讽刺意味,也揭示了谣言传播的危害性。
一、文章
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,表达了“谣言止于智者”的道理。故事中,一个农民在挖井时发现了死人,于是向邻居们讲述这件事。由于信息传递不准确,最终演变成“井中有人”“井中有鬼”等荒谬的说法。最后,人们才知道真相,但已经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。
该故事警示我们:面对未知的事情,应保持理性判断,避免轻信传言;同时,也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与传播的责任。
二、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对照
文言文 | 现代汉语 |
宋之丁氏,家无井,而出溉汲,常一人居外。 | 宋国的丁家,家里没有井,所以要出去打水浇地,常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。 |
及其家穿井,告人曰:“吾穿井得一人。” | 等到他们家挖了一口井后,告诉别人说:“我挖井得到了一个人。” |
有闻而传之者曰:“丁氏穿井得一人。” | 有人听到后传出去说:“丁氏挖井得到了一个人。” |
国人道之,闻于宋君。 | 国人都在谈论这件事,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。 |
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。 | 宋君派人去问丁家。 |
丁氏对曰:“得一人之使,非得一人于井中也。” | 丁家回答说:“我是得到一个劳动力,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。” |
夫传言不可不察也。 | 传言是不能不加以考察的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 | 众人一口,可以熔化金属;多次诽谤,可以毁灭骨肉。 |
三、总结与启示
项目 | 内容 |
故事主题 | 谣言的传播与误会导致的后果 |
核心寓意 | 不可轻信传言,应理性判断 |
人物分析 | 丁氏(客观陈述)→ 传话者(误解)→ 国人(盲从)→ 宋君(审慎) |
教训 | 信息传递需准确,谣言易生,需谨慎对待 |
启示 | 在现代社会,信息传播迅速,更需提高辨别能力 |
结语:
《穿井得一人》虽篇幅短小,却蕴含深刻的哲理。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,应当保持清醒头脑,避免被谣言所误导。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事实核查,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。